波动曲线
波动曲线
新的游戏规则还没定下来,但进入单位半年多过去,对于季昶来说,工作上的事情反而有了突破。 科长把他叫去谈话,说他上次找新建筑公司合作的那个项目完成得非常好,压低价格拿下了靠谱的材料供应商,帮单位省下一大笔资金。话少,踏实能干,值得重点培养。 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受到陈司言的感染,科长居然用这些词语来形容他。原来,现在的自己在别人的眼里,其实跟陈司言差不多么? 季昶应着科长的话不断点着头,客气地回道:都是科长栽培得好。 最后科长为今天的谈话做出了指示,鉴于他为单位做出的突出贡献,让他回去准备材料,不出意外可以进下一轮提干名单。 季昶从办公室出来,路过陈司言的工位,看到她正一板一眼对着电脑,噼里啪啦地打着字。 中午他们都各自有事没有碰面。他想起来,今晚她男朋友会来接她,大概率会一起过夜,此时此刻,她的花径里没有塞那根假jiba。 她扶了扶眼镜,似乎注意到他的视线,越过电脑,淡淡扫了他一眼,像看到完全不熟的同事,又盯着电脑继续忙了。 准点下班,离开的时候,陈司言还在工位上忙着什么。 他换回常服,开车去了父母家。 这半年,他总是跟陈司言呆在一起,不然就是回专门买在单位附近的公寓里窝着,回父母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但今天与科长的谈话,让他觉得应该跟老两口汇报下。这次找合作商的项目,虽然他老爹没吭声,但他心里清楚,他暗中帮了不少忙,至于这次的提干....他手指一下下点着方向盘。 盘算着这些事情,没太久到达父母住的别墅。 餐桌上,季广成没发表什么意见,主要是陈牧云与季昶在交谈。 “你爸的心思,你知道就行了,你能把这条路走顺,他就最开心。” 陈牧云一直对季昶在体制内工作没什么特别的看法,但她也认为刚毕业能够进这样的单位历练,摸清楚各种门道,学学人情世故也不失为一条不错的路;实在不开心了就当积攒经验,再去做什么,心里都有底。 但季广成一直对季昶寄予厚望,见不得他天天一副吊儿郎当,跟那帮二代无所事事瞎混的德性; 逼他进体制内,就是希望有人替他改造改造他,直接带进公司,他还不得造了反?心稳,做事靠谱,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如今听他说话的方式相较之前也有了改善,事业上的进展算是踏上正轨,心里一块大石才稍稍落下一些。 聊完工作,陈牧云继续问他:半年多了没怎么回来,是不是交女朋友了?要是没有,不少人给她介绍了条件不错的女孩,门当户对,想让他哪天去见见。 季昶闷头夹菜,想起来前几天他还在考虑要去做结扎,要是给他父母知道,不得把他生吞活剐了。 很自然地联想到之前打听陈司言的消息,那人跟他说,她年内就要结婚了,她比他大四岁,不知道是不是每次回家也面临这种催婚的压力。 稳定的工作,结婚,人一辈子是不是就被两件事情,牢牢绑定了?就像一条明确的函数曲线。 不止,是一条x>0的一次性函数,无趣到令人发指。 而陈司言,是他这段函数里最大的干扰变量,是她,让他有些腻味的生活有了波动曲线。 筷子悬在碗边,他淡淡笑了起来。 陈牧云误以为季昶这是同意了,当下就要着手安排。 “妈,”季昶立即喊停了她,他搁下筷子,看着她,认真地说道: “我心里有人了,这件事儿以后再说。” 陈牧云从没听过季昶说这么模棱两可的话。以前她儿子再瞎胡闹,有女朋友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哪怕招惹了哪个姑娘的情债,陈牧云也是一清二楚。 什么叫心里有人了,那俩人的关系是什么呢? 别说陈牧云不清楚,季昶自己更不知道。 他给自己的定位是——目前除了李怀民以外,陈司言唯一的玩伴。 仅此而已。 说心里有人已经是非常委婉、拿得上台面说法了,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我的jiba,它只想cao一个人。 在陈牧云不解但尊重的目光中,季昶离开了家。 他开着车,漫无目的地晃着,大概是想着陈司言,不知不觉竟然来到她的小区。 这处是她爸妈早年买的公寓,后来家里换了房子,这间就留给她自己住了。 季昶来过这里一两次,怕给她在邻里间造成困扰,总玩得不尽兴,就没再来了。大概还有一点,怕李怀民突然心血来潮,搞突袭。所以大部分时间,两人都呆在季昶郊区的独栋。 然而季昶今天就扮演了李怀民的角色。 车停在陈司言的楼下,她现在应该在李怀民那里过夜,想到这儿,他有些不爽。 他点了一根烟,抬头往上望着,无意数着单元和层数,却发现陈司言家拉着窗帘,暖色的光透出来。他咬着烟,前后围着楼绕了一圈,确认是陈司言的家,而且每个能看到的房间,灯都亮着。 他有些疑惑,难道她回来了?但心里隐隐觉得没那么简单。 叼着烟,倚着车门站在楼下。 终于等到有人也进了这个单元,他跟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