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小说 - 言情小说 - 长公主不想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54

分卷阅读254

    片草原。所以如今,草原已经形成了对大楚各方面的依赖,双方之间几乎不可能再开战。

    值得一提的是,丝绸之路终于被布日古德打通了。从此以后,大楚跟欧洲的交流,也可以通过陆路来进行。而且这一路上大大小小的国家,都是可以交易的对象。

    由国家财政支持的通识学校已经推广到了每个县城,正在往乡一级扩展,识字率大为提升的同时,也让许多人有了走出家门的机会。

    江南一带手工业兴盛,各式作坊如雨后春笋一般崛起。如今那边的别说女性了,就是十几岁的半大孩子,也都进了作坊帮工,即使如此,也还是缺人。只不过,发展的道路总是泥沙俱下,江南的局势又很复杂,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和矛盾,等待着解决。

    而这,也是贺卿等待了很久的契机。

    ☆、第144章 一场暴动

    免除农业税的消息一传出去, 就立刻引发了一阵热烈的反响。

    从古至今, 上数到三皇五帝时, 也没有过这样的仁政,怎不叫人惊奇?

    虽然自从贺卿执政以来, 朝政清明,用人果决,接连处理了好几件朝廷的疑难之事,推动了各项改革的进行,如今的大楚已经大有盛世气象,百姓们对朝廷的认同感更是一日高过一日,但真正推行这样的政策,还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 土地是生存的根基。所以即便是生活在城中的大户人家,也要花费大笔钱财买田置地。

    这也是土地兼并严重的根本原因。这个时代的人对土地有一种执念,于是越是身份地位高的人, 占有的土地就越多。一个大家族, 有可能占据几万几十万亩土地, 如此一来, 自然逼得底层百姓没了生计。

    虽然经济已经发展起来了,但这种思想,一时半会儿却还转不过来。

    京城百姓生活在天子脚下, 对政策也很敏感,十分关心国是,本朝不禁民间言论, 所以许多人闲着没事更是喜欢议论一下朝政。如今出了这新政策,坊间在最初的惊诧之后,便也开始议论起这个政策可能带来的变化了。

    有赖于铁路的高效率,几日之后,消息便几乎传遍了整个大楚。

    而这项政策,自然也在江南引起了相当大的波澜。

    海贸兴盛,也让江南一带焕发新生,良田早早就变作了桑园茶园,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虽然最开始做这件事,众人打的是要借此逼迫贺卿的主意,最后却失利了,但真正算起来,他们也没吃亏,反倒大赚一笔。

    就是仓库里的陈粮卖不上价钱,为了腾出地方来堆放丝绸,只能贱卖了。但众人也没有非要跟朝廷对着干的意思,自己得了好处,也就不计较这一点半点了。

    免除农业税这事,原本应该与他们没什么干系,但资本家的本质,就是想尽办法去钻漏洞。

    茶园和桑园每年的税收,本来就比粮田要高得多。但既然赚得多,他们也无话可说。可如今粮田的赋税免了,他们茶园和桑园却还是照旧,岂不是等于自己白白花了一笔钱出去?

    俗语说无jian不商,要这些商人们把到手的钱拿出去,那就跟割rou一般。如今见了机会,自然立刻就意动起来。

    如今他们有两个办法,一是再把自己名下的土地,写作粮田。当然,事实上他们是不可能真的把桑树挖掉,改种粮食的,但可以在官府登记处作假,将桑园写成粮田,如此自然也可以跟着免税。

    但这几年来,朝廷对江南十分重视,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篦子,他们在江南官场经营的那些关系,都断了大半。

    更不消说消息灵通,如今但凡有点儿什么风吹草动,几日就能传到京城,再不是从前天高皇帝远的时候,这种偷天换日的做法,也很难真正生效。朝廷只要派个人过来看看,便知道了。

    所以就只能着落在第二个办法上:想办法闹起来。

    既然一样是土地税,为何粮田能减,其他的田就不能减?一样是大楚的百姓,为什么朝廷单单只偏心那些种粮食的?丝绸茶叶一年能为朝廷带来多少收益,为何还要压榨他们?

    当然,这种话他们不会自己来说,而是煽动那些家里只有几亩田地,生计的确一般的普通桑农。

    这世上,赚钱的永远是大户。别看如今丝绸价格节节攀升,好似随便就能发财,但实际上,江南的财富,大半还是握在大户手中。

    那些普通桑农,自己种几亩桑苗,一年养几张蚕,能有多少出产?家里若是没有织机,只能把生丝卖给大户,赚个辛苦钱。家里有织机,也比不得那些大户的织造作坊花样多,只能织素布,价值同样不高。

    所以辛苦一年,交上赋税,剩下的也不过勉强糊口罢了。

    久而久之,大部分人都更愿意把桑田卖了,去大户人家的作坊里做工,每个月拿固定的银钱。

    不过坚持自己种地的人也不是没有。毕竟大部分人,还是希望家有恒产,能够留给子孙后代。作坊里做工,若有个什么万一,也那全家就失了指望了。

    大户们有心兼并这些桑农久矣,毕竟桑树种得越多,作坊出产也就越多,那织造作坊里织的根本不是丝绸,而是金银!这样的好东西,自是多多益善。

    偏偏桑农顽固不化,就是死守着那一点“祖宗基业”,舍不得抛下。

    如今抓住这个机会,鼓动他们去同朝廷闹将起来,不管成与不成,自家都有好处:若果真一体减免赋税,那自然是好事;若是桑农们被朝廷问责了,说不得名下土地就能落到自己手中。

    在有心人的煽动下,桑农们先是暗地里凑在一起议论一番,发泄不满,后来情绪越来越激动,便嚷着要问朝廷讨个说法了。等到人数越来越多,群情激奋之下,就连官兵也不怕了,最后竟是胆大包天,围了江南路巡抚衙门。

    或许他们的本意只是讨个说法,可是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则必然不能善了,因为这是藐视公门,也是对官府和朝廷的挑衅!

    ……

    “说说吧,此事该如何解决?”贺卿将几封奏折扔在桌案上,神色淡淡地道。

    赵瑾瑜上前将奏折拿起来,送到下面的几位政事堂宰执手中,正好一人一本。几人交换着,很快就把奏折看完了。

    这几封奏折,分别是江南路各个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