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小说 - 言情小说 - 母仪天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1

分卷阅读71

    

地兼并,另一方面,却是要将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而这个,就得让他们看到足够的好处!



    

  像是现在,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土地,甚至包括正常生活在城镇的人也是一样,他们依旧以土地为根本,只有农闲的时候,才会去工坊做工。真正职业的手工业者,如今比例还是很少的,很多人还是秉承着朴素的观念,土地最保值!



    

  朱元璋和舒云需要做的就是打破他们这样固有的观念,告诉他们,除了种地之外,你有很多条路可以走!人只要有希望,就不会走上绝路!



    

  舒云希望大明变成一个由中产阶级组成的国家,而不是一个让少数的有钱人占据了大多数资源的国家,那么,许多事情,现在就得定下基调来。



    

  也亏得中原当年被元廷折腾得不轻,以至于原本作为主流的那些儒生话语权也不足,因此,改革的压力也变轻了很多,即便如此,在面对新鲜事物的时候,许多原本的既得利益者,还是会本能地反对,因为他们适应不了这些事情,就想要干脆砸锅!



    

  朱元璋才不惯他们这些臭毛病,老实说,自从一些原本军伍专业出身的官员上来之后,那些文官其实消停了不少,因为他们发现,他们不是不可取代的了!这些官员因为一开始干的都是基层的事情,所以,他们对于许多细务其实更加了解,而且做事的手腕更加灵活,说白了,他们更了解基层的一些猫腻。以至于,现在在地方上头,反而是这些压根没有参加过科举的官员占据了优势。



    

  别看地方上头的官员到了京城自动要矮个半级,实际上,京城这种地方,哪个酒楼的牌匾掉下来,砸到十个人,起码有九个人算是官,还有一个没准就是那个贵族家的亲戚,所以,京官听起来清贵,实际上呢,论起实权,还真的未必比得上地方上的官员。一个县令,下面能叫做百里侯,而京城呢,别说是七品,就算是五品,也算不上什么,上了四品才是一个坎,到了三品,在京城才正儿八经算个人物了!



    

  问题是,朱元璋自个马上得的天下,之后呢,为了平衡朝堂,直接将一帮子本来就在打天下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勋贵们也都放到了朝堂上,文官在面对这些勋贵的时候,哪怕心里头觉得粗鄙,嘴上却是不敢乱说的!人家的功劳是真刀实枪打出来的,而朝中的这些文官呢,除了少部分在朱元璋打下应天的时候响应了征召,其他的,都是到了后来,瞧着朱元璋已经是势不可挡了,才算是扭扭捏捏地跟上了。勋贵们哪怕是当初跟过陈友谅,张士诚的降臣,也算是抵抗元廷的英雄,后来在北伐中原的时候,也是立下过赫赫战功的,而文官呢,比起来这个功劳就显得可有可无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官们只要不傻,肯定是不敢随便DISS那些勋贵的,就算是抓住了什么把柄,弹劾的时候也得注意一些,如果不能一口气将人打死,那就只能在鸡零狗碎的小节上头敲敲打打了!



    

  如今这个社会变化太快,这些早就习惯了旧有规则的文臣们是真的很难适应,偏偏他们自个又有着诸多弱点,这么说吧,文臣们最大的弱点就在于,他们真实的道德水平配不上他们的日常言语,将自个捧得太高了,偏偏自己又做不到,许多事情根本不能深究,以前的制度体系,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他们很容易就能欺上瞒下,损公肥私,贯彻所谓的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但是现在呢,工商业开始盛行,原本的大商人,其实多半都是需要借助官场上的力量的,因为真正暴利的行业,都是有门槛的,你要是搭不上官场上的线,别说是入场了,在外面闻闻味道都不行!比较典型的,就是盐业,从汉朝盐铁专营开始,历朝历代,大多数时候,盐利都是财政收入的大头。但是能干这一行的,官面上头要是没关系,那真是被人玩死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加上商业的本质,无非就是低买高卖,这中间的运输成本就比较夸张了,一路上自然到处都得打点起来。



    

  可现在呢,大明鼓励的工商业,并不是那种大商人,而是鼓励中小商人,还有那些有技术,有本事的工场主。许多原本沦为各地官吏敛财工具的税种直接被废除,只在终端进行征税,这就将主动权收到了朝廷手里,减少了行政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对于那些在官面上头没什么靠山的中小商人还有工场主来说,他们可以省去不少打点的麻烦,哪怕终端的税率高一点,对于他们来说,其实还是比较划算的。



    

  新鲜的事务越来越多,这些文官根本跟不上时代了,还有些老古板在那里抨击什么奇技yin巧,最主要的就是,这些所谓的奇技yin巧影响到了他们的利益!在大家的生产力水平都比较低的时候,像他们这种掌握了大量生产资料的人自然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可是现在他们落后了,又没办法赶上来,那么,就知道攻击那些原本不被他们放在眼里的竞争对手了!



    

  可惜的是,朱元璋并不是什么能被这些文官轻易糊弄的皇帝,他有自己的想法,对于那些文官的说辞很是嗤之以鼻,有人说什么日后天下逐利,人心不古,到时候百姓不再淳朴之类的,朱元璋却觉得,这未必是什么坏事!何况,有句话叫做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知道的东西越多,其实人只会越瞻前顾后。再者说了,百姓要是能舒舒服服活着,干什么要造反呢?真要是像这些文官所说的一样,什么都恢复到从前,那才是要造反呢!



    

  朱元璋懒得听这些文官唧唧歪歪,要不是科举制度的改革需要缓缓图之,不能太过激烈,一时间没有多少人能够完全替代这些文官,朱元璋恨不得直接将他们全踹出朝堂。



    

  朱元璋很想要找个地方试点一下,看看如果不用这些文官,是不是国家就没法治理了!



    

  然后,机会就来了!



    

  王保保死了!



    

  王保保其实真要说起来,年纪比朱元璋还小一点,但是呢,他这些年实在是背负的太多,压力太大了。王保保倒是一心为北元效忠,偏偏北元内部还在勾心斗角,不光不能给王保保提供足够的支持,甚至还要拖后腿。



    

  王保保能撑到现在,已经算是非常了不起了!他从成年以来,就一直在战场上辗转,几乎就没有过消停的时候,身体也不是铁打的。要是他如今还在中原,那么其实还好说,中原的医学水平还是可以的!但是草原上情况就不一样了,草原上至今流行的还是一些巫医的手段,就算是他们身边也掳来了来自中原的医者,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草原上能够产出的药材实在是太少了,对于王保保的身体并没有太多的益处。到了后来,王保保的身体根本就是靠着之前积攒的高丽参撑着。问题是,到了后来